12月21日上午,我校“高等教育——基础教育”论坛第十七场学术报告会在东校区办公楼六楼报告厅举行,邀请湖南省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刘建琼教授作题为《核心素养时代的课堂教学》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副校长张登玉教授主持。

(论坛全景)
报告会上,刘建琼教授首先结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等关于基础教育指导性文件,阐述了课堂育人的重要性。他指出,课堂是育人的主渠道。学生80%时间在课堂度过,培养目标、加强德育、教育内容等80%通过课堂实现;教改重点在课堂,教改的难点在课堂:教师第一任务在课堂,搞好教学是教师的第一任务。

(刘建琼教授做报告)
随后他以“优质高效课堂教学需要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这一问题为切入点,围绕“优质高效课堂”、“学科核心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发展素质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基于核心素养”、“推进深度学习”等方面内容进行了系统讲解。关于教师如何实现自主研习成长,他给出了几点建议:一是要读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和习近平新时代教育思想方法论以及相关方针政策;二是要读哲学、文化学、教育理论等方面的书籍;三是要读教师生活质量提升的书籍。
接下来,他从抓好“教什么”和“怎么教”两个关键谈如何实施优质高效课堂教学。他指出,教学目标是课堂优质高效的根本,教学内容选取是优质高效的关键,方法优化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手段。

(张校长做总结发言)
副校长张登玉做总结发言。他说,刘教授报告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生动详实、贴近实际,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对于提升我校教育教学水平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他希望各教学院以这次报告会为契机,真抓实干、勇于创新,进一步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相融合,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扎实做好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
学校教务处、教学质量监控中心全体工作人员、教学院院长、教学副院长、专业负责人、学科教学论教师、部分师范专业学生参加了学术报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