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学期校级教学督导线上督查情况总结
  编辑:审核评估网   来源: 加入日期:2020/05/11 阅读次数:


为了贯彻学校“确保各项教学工作要求落实到位、教学管理与服务工作不滞后、教学质量不降低”的要求,校级教学督导对线上教学情况进行了督查,共计线上听课205节,督查128门次。督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线上授课情况

学校自2月17日开始在线教学工作,目前,已进行线上教学课程共853门,涉及教学班级2026个,课程线上教学开课率79.5%。大部分任课教师对线上授课较认真、责任心强、无缺课现象。有些老师至少提前2个小时对学生进行上课提醒,提前十分钟进入网络课堂进行设备调试。教学的针对性比较强,答疑认真,注意与学生的互动交流。

经督导在线督查,线上教学优秀老师有:化材学院(李俊华、毛芳芳、王志强、刘剑)、音乐学院(段桥生、陈瑾)、美术学院(刘亚珍、王志成、李红丹、李泽萍)、文学院(左其福、彭曙蓉)、物电学院(汪新文、张朝阳、宋亚菊)。尤其是化材学院的刘剑老师,为提升教学效果,多次利用周末增开直播课,课堂教学效果好。

二、学生线上学习情况

1.好的方面

(1)从进入直播课查听,学生上课比较好,能按时上课,并积极在课堂上与老师交流。从督查和从学生反馈信息及与部分老师了解,绝大多数学生线上学习比较好。

在线人数显示有的课学生到课率高,而且少有迟到,几乎都没学生缺旷,也有些课学生到课较少的。

(2)课堂学生表现:从听课情况看,学生对于老师提问的回答很及时很认真,课堂上不时有学生向老师鲜花、点赞等,课堂互动好。

(3)学生及时完成作业。

(4)虽没有领到纸制教材,但大部分同学均能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课前预习。

2.需改进之处

(1)部分学生尽管已上课签到,实际并没听课,仅挂在网上而已。建议任课教师多关注课堂,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少部分学生专业练习主动性不够,拖延提交作业。建议相关任课教师严格要求学生,建立学生的专业学习档。

三、工作特色与经验

积极开展直播课教学,直播课老师进行课件与本人直播相结合,接近了与学生空间距离,收到了更好教学效果。

1.生科学院积极响应学校和教育部的要求,安排学院教师根据各学科的特点和专业的需要,在众多的网课资源中筛选合适的网络课程,并且利用多种形式的网络教学方式以达到教学目的。网络课程资源有: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超星学习通、学堂在线、智慧树、学银在线等;我院部分学科原本就是省级或校级优质课程拥有自己的在线教学的视频如《植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水污染控制工程》等。教师通过讨论、答疑、作业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学院要求每位老师进行了网络教学一个月工作总结、二个月工作总结,并提供相应的佐证材料。督导每周抽查5-6名教师的教学执行情况,要求教师提供总结及相应的佐证材料随着教学效果的反应,学院提出增加直播课程的要求,每门课程增加一定的直播比例,提高了教学效果。

2.外语学院

(1)教师备课认真、充分,上课前把教材扫描发给学生进行预习,清晰度很高;课件制作细致精美,保证了学生的学习资料。

(2)直播软件操作熟练,教师可用麦克风、聊天框与学生进行实时互动,课堂氛围好。

(3)教师与学生都十分重视网络直播课,配合默契,80%的课程是按原课表正常进行,个别课程在教师与学生进行协商后稍有调动。

(4)教师与班干部均认真负责,基本无迟到早退现象,教师上课前会有多次提醒,课前15分钟再次提醒,班干部配合老师认真做好考勤工作,教师不定期点名,学生的到课率很高,可达到99%以上。

(5)教师与学生已形成网络交流的习惯,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资源共享的意识与便捷甚至超过了之前没有进行线上教学时的频率与效果。

3.美术学院

院领导非常重视线上教学,经常可以看到领导线上查堂与听课,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上课好的及时在群里表扬。

线上上课情况正常,都能课前做好课前准备,如课件制作,资料图片案例的选择,资源的利用与共享,数学方法的多样性,讲授、交流、讨论、赏析、作业点评等,教学过程设计合理完整,充分采用了现代媒体设备的多功能技术,有的是微信群与腾讯课堂教学,也有qq群直播,还有用学银在线与ZOOm网络会议等线上上课方式,教学效果好,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学生上课率高,

4.化材学院

(1)领导重视。化材学院领导重视线上教学工作,成立线上教学活动联络群,指挥调控。线上教学顺利开展,学生较满意。

(2)教师态度认真,教风端正。为有效提高教学效果,绝大多数(占理论课总人数75.86%)教师采用线上教学,如腾讯会议、钉钉、qq、哔哩哔哩等直播平台,进行在线教学;其余老师利用MOOC、网络教学视频、自录视频等进行教学;许多教师充分利用多种资源教学,如在线直播、MOOC、网络教学视频、ppt等;部分实践课教师,如《无机化学实验》课程任课教师,利用网络视频安排学生预习、学习,书写预习报告、实验报告,并进行作业批改。所有的实践课,都计划学生到校后迅速开课,且增加每周的课时量。

教师们课后安排、批改作业,然后进行线上点评;很多老师安排了线上辅导、习题讲解等环节。

(3)课堂教学效果较好。从本月听课情况来看,许多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不错,如刘剑、李俊华老师的教学效果良好,年轻教师毛芳芳、王志强老师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学风端正。学生上课、阅读资料均签到;上课时到课率较高,且很多同学主动通过弹幕与教师互动。各班班干部工作挺负责任,每天发各类通知,发学习安排,收、发作业,查看签到情况,负责与教师沟通等。

5.音乐学院

理论课教师采用钉钉合班上课,技能课教师采用微信、QQ、钉钉视频或直播方式对学生进行技能课在线教学指导,每周按课程组提交《技能课在线指导记录汇总表》,并提供了微信、QQ、钉钉、教学视频录播等在线指导、学习截图照片。老师们均能按时按量完成各课程,且尽可能保证教学进度的适度推进。

6.物电学院

宋亚菊2019级物理学专业1班《电磁学》课程,使用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平台自主学习+ QQ群辅导答疑进行教学,该老师前期准备充分,安排学生学习的内容充实适当;(2)汪新文2017级物理学专业2、3班《量子物理学》,采用腾讯课堂APP线上直播教学课前准备十分充分,教学资料详尽,条理清晰。

例如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张朝阳担任南岳学院2018级物理学专业1班《电工学及实验》课程教学,采用YY语音线上课堂进行教学,课前准备充分,在线学习学生25人,该平台可以由老师操控并显示PPT,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能与学生实时进行语音或文字互动,能随时点名检查课堂纪律,教学效果好。

四、教学效果与满意度

通过对部分学生针对线上教学效果的调查发现,理论课教学效果良好;技能课因课型的特殊性,线上教学缺乏传统面授的直观性,学生较为接受线下教学。学生认为线上教学使师生之间直接接触少了,课堂上遇到的问题无法立马得到准确解决,课后容易遗漏问题,满意度一般。

五、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一)信息化教学平台需打造,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要提高。

1.目前我校的网络教学可以说是处于一种无序状态没有明确的要求,没有统一的安排,没有有效的监管,对于工作量的计算等更是没有明确的说法。

改进措施:建议学校尽快对网络教学进行规范,加强教学的目的性与计划性。许多教师是第一次接触网络教学,对如何进行网络教学并不熟悉,建议学校尽快进行相关培训。

2.学校、学院层面也要重视,有些工作不能缺位。前面提到的对教师们的网课培训工作欠缺,很难引起老师们对网课的积极应对。相比之下,省内外高校的一些同学交流得知,他们学校都专门搞了全校、或者全院性的开学会议,同时组织网课基本培训工作。

改进措施:建议组织网课培训。

3.大多数青年教师都开设直播空间课堂,但是基本属于首次开展网上教学,所以他们在在线教学的方式方法,教学资源的利用,教学设计等技巧还是比较生疏。从学生层面而言,大学生从原来的面对面的课堂中改变到网上线上学习,由于学生家庭条件和环境具有差异性、学生的自律性参差不齐、非面对面的条件下的老师无法实时监管其学习情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其结果导致每个大学生的学习效果很一致。

改进措施:在今后的网上教学工作中,学校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对教师线上授课技能的培训,统筹规划教学资源的整合。一线教师应该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学会使用线上工具,对网上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合理设计学习内容,为学生网上学习提高良好的环境。

4.运用网络课堂的现有教学视频比较多。

改进措施:教师结合网络视频,进行自己的独立教学。

5.线上教学的师生互动效果较真实课堂的差。由于上课时师生不在同一空间,许多老师找不到感觉。

改进措施:老师们尽快适应,设法加强师生互动。如作业点评,以美术学院专业课为例,可让学生自评或作自我作品创作的思路和过程介绍,也可以互评,再由老师归纳评价,多让学生参与互动。

6.线上教学方式多种多样,实施教学质量监控的难度较大;无法准确掌握学生线上学习的真实情况以及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的感情交流过程,线上教学缺乏学生与教师的真实感情交流,对教学效果有一定影响。含演示实验的课程、体育术科课程或需要教师进行动作示范的课程教学效果较差,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改进措施:采用教师本人视频直播+PPT课件进行线上教学,相对说来教学效果要好一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多些互动,多采用问题式教学。

本科教学工作质量监控网

  备案号:

湘教QS3-200505-000049

  邮编:

421008

地址

:湖南省衡阳市珠晖区衡花路16号(东校区)

咨询热线:

0734-3456051

  邮箱:

zljk@hy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