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学期,校级教学督导的工作目标是“强化教学管理、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主要任务是“督教(教风)、督学(学风)、督管(管理服务)、督改(整改)”;中心任务是“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形成决策-执行-监督-反馈-整改闭环”,为迎接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打下坚实基础。主要完成以下工作。
一、抓好听课、评课工作,促进教师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1.个人听课
每位督导听所联系的二级学院的课。全年须听所联系的二级学院每位老师至少一节课(注:南岳学院的课不少于30%)。听课后当即与上课老师交流,一周内书面反馈评价意见。每位督导每学期听课不少于45节。
2.分组听课
(1)督导团团长、副团长
团长:冯泳兰 副团长:陈杰峰、高峰、陈志敏
(2)督导团分组情况
第一组 组长:冯泳兰,成员:宾冬梅、王新银、陈东升。
主要联系城市与旅游学院、生命科学与环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南岳学院相关系部。
第二组 组长:陈杰峰,成员:谢诗敏、阳建雄、肖松平
主要联系马克思主义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文学院、法学院、南岳学院相关系部。
第三组 组长:陈志敏,成员:张家科、贺利燕、唐旭、彭辉。
主要联系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美术学院、外国语学院、音乐学院、南岳学院相关系部。
第四组 组长:高峰,成员:蒋炳宪、梁小满、彭白玉。
主要联系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体育科学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中兴通讯信息工程学院、南岳学院相关系部。
(3)分组听课重点:①2017年教师教学质量评估评分末位的老师;②新进教师、青年教师;③实验课(含实训)④双师型教师(尤其是校企合作办学重大项目教师)课程;⑤校级优质课程(89门);⑥公费定向师范班课程。分组听课由各组组长组织,并将书面评价意见反馈到质控中心。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务处和质控中心组织督导去实习见习基地检查学生实习见习情况。
3.评课重点
(1)教学内容是否体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人才培养目标,是否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实践技能培养;
(2)是否积极推进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采用启发式、研究式教学;
(3)是否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是否有效激励学生投入学习;
(4)是否有效组织课堂教学;
(5)课堂教学方面存在哪些突出问题,如何改进。
4.以听课、评课情况作为年底教师教学质量评估的评分依据,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课堂教学。
二、以教学管理、教师到课和学生上课三个环节为重点,促使日常教学管理进一步规范化。
严格按照《衡阳师范学院教学管理规章制度》进行督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促进教风、学风进一步转变。
1.个人巡查:每位督导以所联系的学院为主,不定期地进行巡查,了解情况,如发现重要情况和问题,应及时报告给质控中心,如无重大问题,每月由组长汇总上报质控中心,质控中心在教学工作会议上酌情通报或在《教学督导通讯》上摘要发布。
2.联合督查:一是参与教务处组织的校级教学督查,对教学秩序、课堂教学、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二是重点开展实践教学各环节检查,确保实践教学质量。三是开展教师教育工作检查,尤其是卓越班、公费定向师范生的教学工作检查。
三、加强研究与交流
1.积极参加二级学院教学研讨活动,指导、参与各专业(系)的教学观摩、教师教学比武、相互听课评课及其他教研活动。
2.加强日常督导工作研究: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督导要在日常督导工作中加强理论和实践研究,积极为《教学督导通讯》撰写稿件(论文、建议、改进意见、典型推荐)。每位督导每学期为《教学督导通讯》撰写1-2篇较高质量的稿件,每年2-3篇,其中1篇须与南岳学院有关。
3.加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根据审核评估指标体系和指引性问题,研讨如何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建立较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4.加强转型发展、专业综合评价、师范专业认证等研究。根据学校中心工作,督导们要深入研究,重点围绕学校转型发展、专业综合评价、师范专业认证等开展研究,撰写工作建议,为学校领导、教学质量监控中心、教务处决策提供参考。
四、配合职能部门做好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工作
1.改革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督导要配合教学质量监控中心、教务处,以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针对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评估标准,提出有效建议,完善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
2.强化实践教学质量监控。重点加强对毕业论文、实验课(含实训)、实习见习等实践教学环节的检查评估,提高实践育人水平。
3.配合教学质量监控中心和教务处做好听课记录检查、专业综合评价、二级学院本科教学基础性评估、教师教学质量评估及其他专项评估。
4.配合教学质量监控中心、教务处及时提交教学督查材料。
衡阳师范学院教学督导团
2018年2月28日